刺客准备手册:刺杀前的准备与技巧
我蹲在酒馆二楼的阴影里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匕首的蛇纹刀柄。酒糟鼻老板端着麦酒经过时,木托盘下突然多出的羊皮纸卷还带着体温——画着三眼渡鸦的火漆印,是组织最高级别的任务书。
一、别急着磨刀,先做这些基础准备
去年冬天在翡翠城,有个新人刺客因为把淬毒匕首藏在馊掉的腌鱼桶里,结果毒药被酸味中和,行刺时目标挨了三刀还能追着他跑过三条街。每个失败的刺杀故事,开头都是「我觉得这样没问题」。
1. 情报收集要像老妇人挑南瓜
- "国王每周四会独自祷告"——这是三手情报
- "祷告室西南角石板有暗格"——这是二手情报
- 亲自数清从寝宫到祷告室要经过37块蓝纹大理石,知道换岗时卫兵习惯把长矛倚在东数第二根廊柱——这才是能保命的情报
情报类型 | 可信度 | 获取成本 |
市井流言 | 20% | 两杯麦酒 |
侍从日记 | 60% | 三枚银币 |
亲自测绘 | 95% | 可能搭上性命 |
2. 装备准备比选结婚戒指更讲究
去年春天帮铁匠铺老王带过几次货,发现个有趣规律:那些买镶宝石匕首的贵族公子,十个有九个活不过雨季。反倒是用厨刀改造的平民刺客,常在组织年终考核拿高分。
- 武器:贴身匕首要能在摔倒时当护膝用
- 毒药:最好选接触性毒剂,毕竟没人能保证刺杀时目标一定张着嘴
- 伪装:记住石匠手上的茧和吟游诗人指甲缝的松香比任何面具都管用
二、执行日要像熬鹰人般耐心
记得师傅说过:「真正的高手,出手时连命运女神都以为是巧合。」三年前在白银要塞,我扮成送冰块的杂役蹲守了八天,终于等到目标在冰窖门口打喷嚏的瞬间——人在打喷嚏时会自然闭眼0.3秒。
1. 路线规划里的魔鬼细节
- 计算逃跑路线时,记得把夜市烤栗子摊的油烟会往东南飘考虑进去
- 提前在第三个路口右拐的墙缝里塞两枚铜币,关键时刻能改变追兵判断
- 如果需要在房顶移动,先确认最近有没有哪家贵族在翻修瓦片
时间段 | 守卫数量 | 建议行动 |
晨祷时 | 6人 | 假扮洒扫修士 |
午膳后 | 4人 | 混入乐师队伍 |
深夜 | 8人 | 绝对避开 |
2. 刺杀手法要像厨娘揉面团
新手常犯的错是追求「完美角度」,结果在调整姿势时暴露。其实就像揉面团,看似随意的力道才最致命。建议参考《暗影行动手册》里记载的「晨露刺杀法」:利用目标清晨伸懒腰时肋骨的天然展开位。
三、活着领赏比刺杀更难
黑市流传的统计说,只有23%的刺客栽在行刺过程,却有41%死在撤离后的三小时内。上个月处理叛徒时,在他胃里找到张浸血的收据——这蠢货居然留着领取毒药的当票。
- 撤离时记得逆向利用「特维拉尔定律」:人们会本能避开突然静止的移动物体
- 销毁证据要把匕首熔成门钉,毒药瓶磨成骰子,连沾血的绷带都要拆成棉线卖给裁缝铺
- 领取报酬时坚持要三成金币换成等值的食盐,别问为什么
当月光爬上酒馆窗台时,我吹熄蜡烛,把任务书凑近鼻子深嗅。羊皮纸上隐约的玫瑰香说明情报来自宫廷调香师——看来这次能试试新研究的「蜂鸟撤离法」。系紧靴带时突然想起,师傅临终前说的那句话,或许才是这个行当最真实的写照:「最好的刺客永远活在别人的记忆盲区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