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游戏指南 >以青春之名:交大硕士毕业生的感恩与成长之路

以青春之名:交大硕士毕业生的感恩与成长之路

海唯索澜游戏网 2025-07-04 12:14:11 0
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晚上好!我是20__级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毕业生胡勇。我站在这里,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,以“以青春之名”为主题,与大家分享我的故事,也借此机会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学校、师长致以最诚挚的谢意。

一、感恩与成长

时间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,我们在交大的学习生涯即将画上句号。回首这段青葱岁月,我内心对交大充满了感激。这所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,不仅带给我们思想上的自由和视野上的开拓,更培养了我们成为温暖的人。在交大,我更加明确了想要成为怎样的人,对“感恩、激情、责任、梦想”这八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
二、传递温暖,践行“饮水思源”

以青春之名:交大硕士毕业生的感恩与成长之路

来交大之前,我便从交大的新媒体平台上汲取了许多正能量。我立志成为一名有温暖、有情怀的微博主页君,将感恩、激情、责任、梦想的火把继续传递下去。在交大,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主页君团队的一员。我们共同开辟了如“主页君请你喝咖啡”等十几个有情怀的新专题,发起的#清晨那么美,约你来晨读#早起打卡活动受到同学们的喜爱。我个人也连续坚持早起五百多天,用情怀唤醒48w粉丝早起,话题阅读量超过了1.4亿。更让我感到开心的是,至少有30位同学私信告诉我们,因为我们的鼓励而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。这份温暖和感动,也吸引了几位小伙伴主动加入我们的队伍,继续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。

三、弘扬传统文化,助力社会责任

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忙碌,还有诗与远方。在交大,我们举办了以“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”为主题的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。短短不到两个月内,收到包括哈佛、剑桥、牛津、清北、复交在内的全球1560所高校,2.3w人次的投稿。短诗大赛还首创了文学类比赛直播模式,为数千万诗歌爱好者打造了一场空前盛况的线上诗歌嘉年华,助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。《人民日报》文化版头条这样评论我们的短诗大赛:诗歌与新媒体“捆绑”在一起,竟然有了“重焕光彩”的力量。短诗大赛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项目,组委会的小伙伴们每天都很辛苦,但是我们却很快乐,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,往大一点说,我们是为了一种社会责任,是为了校园诗歌的创作繁荣而奉献。

四、爱国荣校,薪火相传

交大教导我们要爱国荣校。百廿交大,世纪荣光,每一个交大人,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交大的热爱。忘不了志愿者脸上洋溢的笑容,忘不了几十年老同学再次重逢的热泪,更忘不了五湖四海莘莘学子的祝福。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位交大人的共同奉献,交大才有如此辉煌的今天。而给我做校庆报告的老学长,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,为了核潜艇研发机密隐姓埋名30年,甘做无名英雄,忠孝不能两全的他,选择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。而在我身边,我的导师张永明教授,也曾坚持8年攻克国家氯碱膜自主生产难关,就是这样一张薄如蝉翼的膜,破国外之垄断,长中国人志气,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就是这样一代代无私奉献的交大人,秉承了交大创办的宗旨,升华了交大人爱国荣校的灵魂。作为年轻的交大人,我们必将这种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,薪火相传。即将毕业的我也将铭记交大人“饮水思源、爱国荣校”的校训,加入我们伟大的民族企业华为,为我国通讯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博弈,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为国争光。

五、责任与担当

交大新生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导我们:选择了交大,就是选择了责任。愿我们每一位交大人都把“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”的校训融入到生命当中,无论我们走在哪里,我们身上都深深印有交大人的烙印,那便也是让交大人一往无前的力量。

我想与我们毕业生们共勉:今朝云起处,如能自在远航,他日绝尘事,定当洒脱不凡,衣锦还乡。祝愿我们每一位毕业生前程似锦,祝愿我们交大的明天越来越美好。谢谢大家!
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