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酒肆二十三年:匠心经营之道
晨光刚染红朱雀大街的青石板,我的伙计已经卸下门板开始洒扫。檐角挂着昨夜新糊的竹灯笼,风里带着槐花蜜和酒曲发酵的甜香——这是我在长安经营酒肆的第二十三个年头。
一、酒旗要挂在风口上
当年用三吊钱盘下这间铺子时,街坊都说我犯傻。西市最热闹的是绸缎行和胡商集市,谁会在意这背阴的巷口?可我看准了斜对门就是波斯邸,那些牵着骆驼的粟特商人卸了货,总要寻个地方痛饮。
- 看人下菜碟:胡商爱烈酒,就酿双蒸的"昆仑觞"
- 闻香识客路:赶考书生多时,推出桂花酿配状元糕
- 遇上朝廷休沐,备足新丰酒的青瓷坛
酒品 | 成本(文/斗) | 售价 | 饮用时辰 |
新丰酒 | 80 | 120 | 午时三刻 |
梨花白 | 150 | 280 | 酉时初 |
1. 酒博士的舌头比秤杆准
记得贞观十八年冬,波斯王子带着整支驼队来买酒。我的大伙计二顺子光靠尝酒渣,就能说出粟米是蓝田产还是渭南产。后来那单生意,光定金就收了二十两马蹄金。
二、木案要擦出包浆光
开春时从终南山砍来的青冈木,在店里摆了三年才打成桌椅。常来的刘御史说,我们店里的条凳比他家紫檀榻还温润。秘诀其实简单:
- 每日打烊用淘米水擦三遍
- 每月用蜂蜡混菜籽油养护
- 遇到醉客呕吐,立刻垫细沙吸味
2. 说书人的惊堂木
去年上元节,平康坊的琵琶女误了场,临时来店里唱曲。我让伙计在二楼悬了十二盏走马灯,酒价立时涨了三成。现在每月逢五,总有人早早来占座听《兰陵王入阵曲》。
三、酒钱要挣在刀刃上
天宝三载那场大雪,米价涨到一斗二百文。我顶着风去泾阳收了三千斤陈米,开春酿成"雪封春",装坛时埋了杏花枝。等到清明时节,这酒竟卖到五百文一升。
时节 | 主打酒 | 配食 |
寒食 | 青精饭酒 | 艾草团 |
端午 | 雄黄酒 | 五毒饼 |
暮鼓响起时,波斯邸的萨宝又带着商队来了。二顺子笑着捧出温在铜甗里的竹叶青,窗外的胡杨影斜斜落在账本上,墨迹未干的数字跳着胡旋舞。东市传来隐隐的羯鼓声,西市的酒旗在晚风里卷了又舒。